奇闻异事欄目視頻美女
  1. 趣聞
  2. 正文

中國最大的烏龍事件:原本打算荒漠建造電廠,卻意外獲得一個牧場

在廣袤無垠的青海高原上,有一片名為塔拉灘的戈壁荒漠,這裡風沙肆虐,寸草不生,素有"地上石頭跑"的詭異景象。
但就是在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,發生了中國最大的烏龍事件。
因為這裡日照時間非常長,十分適合發展光伏產業,但誰也沒有想到,最終這裡不但沒建成發電站,反而意外造就了一個天然的大牧場。
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?
戈壁上的光伏寶地
在青海省的西北部,有一片風沙肆虐、寸草不生的沙漠,而這片沙漠就是被稱為"世界第三大沙漠"的塔拉灘戈壁。
這裡的荒漠化比例高達 98.5%,平均海拔可以達到 2920 米,被看作是我國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。
但就是這片不毛之地,竟然被專家看作為太陽能發電最理想的地方,塔拉灘雖然氣候非常嚴酷,但每年平均日照時間卻長達3000餘小時,光照充足程度在全中國是數一數二的那種。
更關鍵的是,塔拉灘地廣人稀,基本沒有人在這裡居住,占地面積高達2136平方公里,比新加坡還要大上一圈,建設大型光伏電站,不用擔心占用耕地或拆遷問題。
正是看中了塔拉灘這些獨特的地理優勢,2010年,國家能源局正式批准在這裡修建大型光伏發電站。
當年,這個重大決策在國內還引起了不小的爭議,有人質疑在如此惡劣環境下發電站怎麼建?但最終,專家學者們的研究和測算擊敗了所有質疑聲音。
電廠變牧場?
塔拉灘的地質條件非常惡劣,遠非三言兩語能夠形容的,無邊無際的流沙,茫茫一片沙黃,視野被遮蔽,狂風卷著沙塵狂舞,每當大風過境,工人們就不得不趕緊遮掩,生怕被嗆到窒息。
光伏電板一旦被沙塵污染,就會嚴重影響發電效率和使用壽命,因此,第一件事就是要儘量遏制住風沙擴散。
工程隊伍在電站周邊密集撒播了幾種抗旱植物的種子,比如沙棘、檉柳等,試圖在環繞電站的區域築起一道固沙的"綠色長城"
與此同時,在電站占地範圍內也種下了大量種子,為日後植被恢復打下基礎。
幾個月後,當工程漸入尾聲時,有人驚喜地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現象:在光伏電板的陰涼庇蔭下,到處生長出翠綠的嫩草!原本一望無際的黃沙,竟然被點綴上了奪目的綠色。
這著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按理說,塔拉灘戈壁乾旱缺水,植被怎麼可能如此鬱鬱蔥蔥。
幾經觀察,人們終於破解了這個生態之謎:光伏電板的存在,竟意外"創造"出一片微小的人工溫室。
白天,巨大的電板為下方草坪遮蔽陽光,避免了陽光直射帶來的高溫乾旱,夜晚降溫時,水汽凝結在電板表面,形成水珠順著電板滴落,為草坪提供水分滋養。
在這種"室內溫室"的環境下,草坪生長自然不成問題。

如此看來,人類為了發電,無意中竟創造了一片"塔拉灘綠洲",喜出望外的工作人員們只顧著驚嘆"科學之妙",卻沒料到接下來等待他們的是新的煩惱。
幾個月後,那些原本的嫩草已經比光伏電板還高,已經漸漸蔽住了光伏電板。
雖然有人每天前去割草,但效率十分低下,根本無法應付如此迅猛的生長速度,人工割草、噴洒除草劑,這些辦法都被證明是治標不治本。

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,一位生物學家提出了一個天才構想:我們何不請牧民和他們的牛羊過來"值班"?反正草場已經造好,何不讓牛羊幫忙吃草呢?
光伏電羊的誕生
經過深思熟慮,他們決定嘗試一下:既然無法戰勝大自然,那就順應自然規律,努力與之和諧共生。
為了給羊群"就餐"提供更多空間,工程人員把光伏電板的高度全部加高到1.8米,這樣羊只們就可以在板下自由活動了。
與此同時,園區內還專門修建了四座羊圈,以容納來自附近牧區的羊群,園區外圍則用鐵絲網圈起,防止羊只走失。
從2015年開始,塔拉灘光伏電站就逐漸演變為一個巨大的"羊圈":白天羊群在光伏板下啃食青草,傍晚時分它們就回到固定的羊圈歇息,而負責放牧的牧民,則可以同時賺取園區的清潔工人薪酬。
這個"電羊結合"的新模式,迅速在當地牧民中流傳開來,獲得了廣泛好評。
有一位名叫索南卓瑪的50多歲牧民對記者說:"我是第一批入駐光伏園的人,從一開始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機會。"
"以前我們放牧靠天吃飯,收入全憑運氣,但自從進了園區,牧場都像大花園一樣,綠草根本伸手就能摘到。
再加上那份工資,現在我的羊群已經由200多隻增加到500多隻了,年收入也增加到10多萬了!"
索南卓瑪說,他的鄰居朋友們還在牧區時,已經過上了勉強的生活,但他們一旦聽說了"光伏牧場"的消息,紛紛放下手頭的活計,帶著羊群加入進來。
"大家都眼紅我們這樣,想分一杯羹,現在光伏園裡的牧民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開小車,孩子們也能好好讀書了。"索南卓瑪滿懷驕傲地說,"我們這代人可以看到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。"
隨著越來越多的牧民入駐,園區內彙集了來自周邊各地的2萬多隻羊只,與此同時,塔拉灘這片原本荒蕪的土地,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原先遍地黃沙的戈壁,如今鋪就了一層厚厚的草皮,翠綠欲滴,土壤含水量也因此大為改善,蒸發量較之前減少了30%以上。
最為人津津樂道的,是每年塔拉灘都會"生產"出11萬噸新鮮牧草和2萬多隻肥美的"光伏羊"
這些來自"人工綠洲"的農牧產品,質量之好無人能及,羊肉鮮嫩多汁,牧草營養價值也極高。
當地政府開始組織對這些綠色農產品進行統一包裝銷售,除了供應本地市場,還輸往全國各地,預計每年可為塔拉灘帶來2億多元的經濟收益。
綜合電力和農牧雙贏的收益,這個原本被認為是"無用荒漠"的塔拉灘,如今已然成為當地的"聚寶盆"
它不僅為青海輸送了可觀的清潔電力,也為當地百姓創造了就業崗位和增收渠道,真正實現了生態環保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。
猜你喜歡
商品推薦